2025年5月10日,由河南工业大学牵头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营养基因组学解析及功能食品创制与产业化”项目推进会在洛阳市偃师区召开。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永恩、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白艳红、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小改、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王道文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18家项目参与单位、相关企业代表等60余人参会。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赵仁勇主持。

白艳红副校长代表项目牵头单位发言,向奋战在科研一线的项目组成员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本项目的各级部门、参与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介绍本项目依托省内雄厚科研资源,凝聚国内行业优势科研力量,开展系统深入的高水平研究工作,覆盖功能小麦新种质以及功能配料的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创制功能性小麦食品,旨在引领驱动我省农业与现代功能食品的高质量发展。希望项目组进一步聚焦核心指标,加强合作与交流,做有组织的科研,弘扬科学家精神,多出标志性成果,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确保河南小麦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中更好地发挥“压舱石”和“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侯小改副校长代表项目参与单位发言,介绍了河南科技大学项目团队传承并接力前一辈的小麦遗传育种事业,紧紧围绕小麦营养强化功能组分基因的高效挖掘和新品种培育等重大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
李永恩处长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指出,本次项目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既是对前期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又是对未来工作的一次深入谋划。认为,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各个课题组精诚合作,在小麦营养基因组学解析、营养功能强化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小麦源功能性原配料开发以及小麦源功能食品创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希望项目组围绕种质创新、功能食品创制,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求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制度规定,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示范宣传,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河南省由粮食生产加工大省向粮食生产加工强省不断迈进。

汇报会结束后,李永恩处长在项目组陪同下考察了重大专项功能小麦分子育种基地,河南科技大学王春平教授团队创制培育的科紫6号、科紫8号、科大16等营养功能小麦新品种(系)受到大家的关注和肯定。据介绍,这些营养功能小麦新品种(系)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抗性淀粉、花青素、叶黄素、木聚糖、果聚糖、维生素等功能组分的含量较普通小麦有明显增加,并且突破了从小麦种皮到糊粉层再到胚乳颜色的改良,为功能食品的创制提供了原料保障。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营养基因组学解析及功能食品创制与产业化”实施以来的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搭建了集“种质资源创制、基因高效挖掘、新品种开发、营养组分生物改性、功效评价、功能食品创制”于一体的小麦源营养强化功能食品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将为河南省小麦产业升级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